1、中科生態公司喜獲“瞪羚”企業稱號
10月,湖北省科技廳通過推薦、大數據篩選等方式遴選確定了第一批入庫湖北省科創“新物種”的企業名單,中科生態公司喜獲“瞪羚”企業稱號。
湖北省科創“新物種”企業培育計劃
9月,為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十百千萬”行動,培育一批“瞪羚”“獨角獸”“駝鹿”等科創“新物種”企業,打造熱帶雨林式科技創新生態,湖北省科技廳啟動“湖北省科創‘新物種’企業培育計劃”,組織遴選一批科創‘新物種’企業,并加強引導和扶持,同時印發《湖北省科創“新物種”企業培育計劃實施方案》。
《湖北省科創“新物種”企業培育計劃實施方案》提出了優化培育政策環境、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開展科技金融滴灌服務、強化人才支撐和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等培育措施,目標是建立“瞪羚”“獨角獸”“駝鹿”科創“新物種”企業培育體系,形成省市縣聯動培育工作模式。
2、首屆“優秀長江協助巡護員”頒獎活動在鄂舉
10月18日,首屆“優秀長江協助巡護員”評選結果在湖北武漢發布,11支巡護隊和57名巡護員獲獎。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曹文宣,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吳祖云,長江流域15個省(市)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以及阿拉善SEE會員企業家代表出席頒獎儀式并為獲獎者頒獎。
(圖為“點亮生命長江的儀式”,從左到右依次為:危起偉、葉明、王丁、李彥亮、馬毅、吳祖云、鄔劍剛、周軍琪)
長江原本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之一,然而近幾十年來,長江的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其生物完整性指數退化為了“無魚”等級,保護其生物種群資源,維持其整體生態平衡,已經刻不容緩。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讓長江從“無魚”到“有魚”,2021年1月1日起,“一江兩湖七河”(長江干流,鄱陽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等重要支流)流域重點水域全面實施“十年禁捕”。近年來,在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的推動以及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等社會組織的參與下,沿江禁漁上岸的近30萬漁民由“捕魚人”轉變為“護魚人”。
長江協助巡護員作為“十年禁捕”后漁政執法的重要補充力量,近萬人守護著長江流域的“一江兩湖七河”。2021年以來,長江江豚等旗艦物種在干流、兩湖水域頻頻出現,長江水生生物資源開始逐漸恢復。